血小板减少

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

中华医学,博大精深,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,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、灾难,绵延至今。而“袁氏疗法”正是在对传统中医的传承中,创新发展而来。

   本病是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较常见的一种,约在5 000~10 000次分娩中会有1例新生儿得病,如包括无紫癜的病例在内,发病数可能更高。本病的发病机理与新生儿Rh溶血症相似,是由于胎儿的血小板与其母亲血小板的抗原性不同,这种抗原性来自其父亲血小板,含有这种抗原性的胎儿血小板通过胎盘进入母体,刺激母体产生抗体,此抗体再进入胎儿体内,引起同族免疫反应,而使胎儿血小板破坏。

  临床表现

  本病与新生儿Rh溶血症不同,第一胎发病的约有一半,这可能是因为血小板比红细胞更易通过胎盘所致。亦有前数胎发病,以后怀孕的胎儿血小板抗原性虽与其兄姐相同,但其血小板数可以正常。此观察说明,血小板同族免疫抗体的产生,不需要妊娠前的致敏,其母亲产生抗体的能力也不是持续不变的。

  新生儿的血小板数减少,但其母亲的血小板数正常,且无出血倾向,这是本病的特征之一。一般在胎内很少发病,而在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出现全身性瘀斑,以骨骼突起部位或受压部位较为多见。常有大的头皮血肿,在严重病例,出血可能更加广泛,而发生呕血、黑便、血尿和脐带、皮肤穿刺部位的渗血,在有抽搐、呼吸困难或发绀时,应注意颅内出血的可能。黄疸较常见,黄疸产生原因可能是隐蔽部位出血被吸收,加上新生儿肝功能不足所致。

  实验室检查

  在有症状的病例,血小板数常在30 X 10^9/L( 3万/mm3 )以下,有时甚至低于10 X 10^9/L( 10万/mm3 )。出血时间延长,血块收缩不良。如未经治疗,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平均约2周,有时2~3天即见增加,亦有少数患者迟至2个月或更长时间才逐渐恢复。

  贫血很少见,有贫血者大都由出血所致。除非同时有抗白细胞的抗体,否则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正常。

  骨髓检查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活跃,少数病例巨核细胞数减少,其减少原因是巨核细胞同样对同族免疫抗体敏感所致。

  血清学实验可用补体结合法测得同族免疫抗体,此抗体可与病儿及其父亲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,而不与病儿母亲的血小板起作用。亦可观察到患儿血清(含有抗患儿及其父的血小板抗体)与其父的血小板作用会产生免疫反应,但不能与其母的血小板起反应。本病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。有黄疸者血清胆红素有时高达 255~340 umol/L( 15~20mg/dL ),因此有发生核黄疸的危险。


上一篇:血小板减少的作息安排与饮食 下一篇:目前中医药可以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吗?

相关阅读(2)